中小学教学 | 试题课件 | 作文网 | 在线阅读 | 名言好句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小升初 初中学习 高中学习 教学计划 班主任 教学反思 作文大全 幼儿教育 试题下载 免费课件 全册教案 说课稿
语文 数学 英语 思想品德 音乐 美术 体育 科学 中考 高考 家长 班会 语句 评语 板报 名著 文言文 诗词 字典 成语 早教 教育 幼教 资格 范文

热门搜索: 教师考试 教案 教学总结 高考语文 高考数学 歇后语

当前位置:教学无忧网教学文章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阅读让朗读来唤醒……

让朗读来唤醒……

12-08 20:27:35 | www.jiaoxue51.com | 小学语文阅读 | 人气:790

让朗读来唤醒……是关于 小学语文阅读,方面的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语文阅读及答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方面的资料,http://www.jiaoxue51.com。
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声音是对生命的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用心朗读是我们阅读教学之魂。”朗读,使心灵起舞,文字绽放,仿佛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唤醒了文本,唤醒了情感,唤醒了美感,唤醒了想象……让语文课堂变成温暖生命的记忆。
  
  1.朗读——唤醒文本
  
  语文教学凭借的是多样而富有情趣的文本,而文本是需要唤醒的。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只有通过朗读,通过目视,来一次心灵的对话,才能激活文本,唤醒文本,文本才能获得生命,才会成为生命意识的升华和审美意识凝聚的“明珠”,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才能飞扬起来。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使学生与文本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唤醒“语言的原初诗性”,将书面上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演绎成生活中的画面,在朗读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这时,文本才被真正唤醒。
  比如,张学青老师在教学《月光启蒙》时,就是通过朗读来唤醒文本的。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出示)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师:三首童谣,自由念,可以拍手,可以跺脚,可以拍桌子,甚至可以叫着喊着读。觉得怎么读畅快你就怎么读。
  (生自由读,跺脚的,拍手的,边读边做老鼠啃锅沿动作的,不一而足,气氛活跃)
  就这样,那些天真烂漫、贴紧儿童的童谣,伴随学生拍手、跺脚、打桌子的节律,在一遍遍的朗读甚至叫喊中被唤醒。
  而在朗诵“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这首民谣时,张老师又是这样设计的:
  先让学生自由念读民歌,然后抓住“三月的和风”与“小溪的流水”让学生体味母亲吟唱民歌时的速度与旋律,并且特别提示学生“生活中的民歌,歌者就是编者,是边想边唱,边唱边想的”。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这时,纯粹的无伴奏的甜润歌声响起来了。轻轻的,缓缓的,像月光移过篱笆与屋檐。
  民谣就在这种天籁般的歌声中,慢慢“醒”来了……就像干国祥老师在评课时说的那样:那些死的文字,被一位叫张学青的“王子”吻活了。
  
  2.朗读——唤醒情感
  
  情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先天禀赋。培养人的情感,找回迷失的情感,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一篇好的文章,我们通过朗读似乎能听到作者心灵的脉动,体会到他情感的流淌和思绪的奔涌。所以,朗读,是唤醒我们情感的最好途径。
  张敬义《明天,我们毕业》教学赏析:
  师:在作者的心中,老师的形象为什么会这样美好呢?我们边朗读,边体会。
  生:(读)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
  师:(轻柔地)所以在我们心目中——
  生:(齐读)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生:(读)是您,在课堂上……是您,和我们一起……是您……
  师:所以在我们心目中——
  生:(齐读)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生:(读)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
  师:(深情地)所以在我们心目中——
  生:(齐读)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老师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可怎样唤醒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含义呢?张老师设计了引读这个环节,让学生联系文中描述的那一幕幕教师关爱学生的场景,通过一唱三叹的朗读,层层蓄势,让“老师的爱”由平面变成了立体,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内心情感。
  
  3.朗读——唤醒美感
  
  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语文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李昂老师在《语言之美》一书中也这样说:“语文,是文学中精挑细选的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一朵朵芳香四溢的奇葩。文学很美,语文至美!”那么,如何让学生领略到“语文的美”呢?方法之一就是让朗读来唤醒美感。
  《月迹》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段落)请大家读读这段文字,想想院子里的月光怎么样?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略)
  师:作者看到这又白又亮又美的月光,好激动,好兴奋啊!这段话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作者用了叠词。玉玉、银银……
  师:老师把这段话变换一下形式,请你们用刚才找到的叠词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出示):
  看那,院子里的月光,
  (玉玉)的,(银银)的。
  月光里,瞧得见那(粗粗)的桂树,
  (疏疏)的枝,(疏疏)的叶,
  那(累累)的骨朵儿,
  不正像天上的繁星儿变的吗?
  师:现在就让我们用诗的语言、诗的感情再把这段话美美地朗读一遍。(生配乐朗读)
  《月迹》是贾平凹先生的一篇美文,他在文章中用叠词描绘出了月光无与伦比的美。朗读是书面语言的书面化,具有移情的作用。学生在朗读这一片段时,赞美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其声亦美,其情亦真,美的画面也好像在眼前展现出来了。尤其是老师通过填叠词巧妙地将这段文字转换成了诗歌,并通过配乐朗读,营造出浓浓的诗意氛围,画面在头脑中,美在想象里,情感流动在心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月光的美”。
  
  4.朗读——唤醒想象
  
  朗读的过程是立体的,动态的,随着语音的缓急顿挫,文本就成了一卷长轴,徐徐展开,把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享受到文章中的语言美、自然美、色彩美。这样,学生的想象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唤醒了。
  在教学杜甫的《绝句》时,就是以朗读唤醒想象的。
  第一步:朗读诗歌,找出诗中表示景物的词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
  第二步:再读诗歌,对上述景物进行描述:如婉转歌唱的黄鹂、随风飘拂的翠柳、自由飞翔的白鹭……
  第三步: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反复读相关的诗句,说说从词语中“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第四步:音乐渲染,配乐诵读,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歌的画面。
  就这样,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在一阵阵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着文字的美,诗歌的美,想象的翅膀随之展开。同学们纷纷讲述起眼前浮现的画面:
  “春天来了,窗外的柳树在春风中抽出了嫩绿的叶子,两只美丽的黄鹂鸟在柳枝上唱歌……”
  “天空是那么蓝,那么蓝,就像是蓝色的海洋,多美呀!一行白鹭从天上飞过。”
  ……
  在读书声中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在读书声中倾听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读书声中感悟文本传达的哲理……让朗读来唤醒文本,唤醒情感,唤醒想象与美感,仿佛听到树与风的交谈,看到树与风的共舞,我们的语文课堂是那么朴素,那么本色,那么美丽。

希望让朗读来唤醒……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哦,记得收藏本站。

与让朗读来唤醒……相关的推荐

Tags:小学语文阅读   ,语文阅读及答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联系方式 | 收藏本站| 教学文章 | 试题课件下载 | 范文中心 | 作文网 | 在线阅读 | 名言语录 | 网站地图 | 热门专题
Copyright (C) jiao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学美术课件,ppt课件免费下载,主题班会课件,说课课件,课件素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