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 | 试题课件 | 作文网 | 在线阅读 | 名言好句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小升初 初中学习 高中学习 教学计划 班主任 教学反思 作文大全 幼儿教育 试题下载 免费课件 全册教案 说课稿
语文 数学 英语 思想品德 音乐 美术 体育 科学 中考 高考 家长 班会 语句 评语 板报 名著 文言文 诗词 字典 成语 早教 教育 幼教 资格 范文

热门搜索: 教师考试 教案 教学总结 高考语文 高考数学 歇后语

当前位置:教学无忧网教学文章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片段赏析人教版五年级《冬阳童年骆驼》教学片段及特级教师评析

人教版五年级《冬阳童年骆驼》教学片段及特级教师评析

12-08 20:33:30 | www.jiaoxue51.com | 小学语文片段赏析 | 人气:906

人教版五年级《冬阳童年骆驼》教学片段及特级教师评析是关于 小学语文片段赏析,方面的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方面的资料,http://www.jiaoxue51.com。
【片段1】
  师板书:童年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往事,大家回忆一下,童年的你都做过哪些有意的事呢?
  生:有一年清明节,我去爸爸的老家和爸爸一起在泥岸边捉蟛蜞。
  生:去年下大雪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
  师:相信这些童年趣事都会永远珍藏在你们的心底。当然,每一个人对于童年的记忆都是不一样的,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英,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的城南渡过的,所以她对童年的所有回忆都与老北京城南的景物有关。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林海英为《城南旧事》这本书写的序言。
  (师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
  生齐读课题
  【点评:】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有意义的事,调出学生难忘的童年珍藏,再以
  “每个人对于童年的记忆都是不一样的”为由,将学生引向对作家林海英《城南旧事》序言的关注,使学生迅速产生对林海音“童年记忆是什么”的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初读文本的浓厚兴趣,为学生在本节课过好“初读关”,了解“童年往事”梗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片段2】
  师:作者林海英在课文的最后这样写道:“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作者的心头浮现出哪些童年的片段呢?默读课文,作者都回忆了童年生活的那几个片段,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里呢?并且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这几个片段。
  生默读。
  生:和骆驼队玩的场景,在第4自然段。生朗读。主要说和骆驼玩和学骆驼咀嚼的动作。
  师板书:学咀嚼
  生:回想起和爸爸争论,为什么骆驼下巴要系铃铛。在6-9自然段。
  师板书:谈骆驼
  生:第10自然段,冬天到了,骆驼把它的毛全都脱下来,拉骆驼的人脱下了他的棉袄。作者想剪骆驼的毛。
  师:板书剪驼毛
  生:夏天问妈妈骆驼队到哪里去了,说明他喜欢骆驼。想念骆驼。
  师:板书念骆驼
  师:作者回忆了骆驼的这四个片段,每个片段都与骆驼有关,我们学习第一个童年往事——学咀嚼。
  【点评:】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利用课文结尾部分“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这句话,引导学生带着“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哪几个片段,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里”这个问题去默读课文,同时要求“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这几个片段”的意思。这个教学环节从三个方面很好地落实了“课标”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
  一是强化了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教师让学生默读后能分别把握文中“童年四个片段”的意思,并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这“四个片段”。这“四个片段”是作者回忆童年的重点部分,也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能概括出每一个片段的内容,实际上也就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简短语言”概括,是对高年段学生概括能力在中年段目标要求上的进一步强化。
  二是强化了高年级学生的默读训练。默读是学生的最重要的阅读能力,忽视默读也是现在阅读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将高年级将学生“默读要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目标要求落实到位呢?关键一点就是必须要在每一节阅读课上坚持“拳不离手”,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执教者是深谙此道的。默读能让学生凝神静气紧扣要求快速浏览、快速来回扫读,学生很快就达成了教师提出的阅读目标。如果每一节阅读课都能像教者这样扎实地落实“课标”的默读要求,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水到渠成了。


希望人教版五年级《冬阳童年骆驼》教学片段及特级教师评析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哦,记得收藏本站。
联系方式 | 收藏本站| 教学文章 | 试题课件下载 | 范文中心 | 作文网 | 在线阅读 | 名言语录 | 网站地图 | 热门专题
Copyright (C) jiao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学美术课件,ppt课件免费下载,主题班会课件,说课课件,课件素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