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 | 试题课件 | 作文网 | 在线阅读 | 名言好句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小升初 初中学习 高中学习 教学计划 班主任 教学反思 作文大全 幼儿教育 试题下载 免费课件 全册教案 说课稿
语文 数学 英语 思想品德 音乐 美术 体育 科学 中考 高考 家长 班会 语句 评语 板报 名著 文言文 诗词 字典 成语 早教 教育 幼教 资格 范文

热门搜索: 教师考试 教案 教学总结 高考语文 高考数学 歇后语

当前位置:教学无忧网教学文章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随笔“学生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2-08 20:27:01 | www.jiaoxue51.com |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 人气:775

“学生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是关于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方面的资料,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小学数学教学随笔,小学数学辅导方面的资料,http://www.jiaoxue51.com。

  新课程改革中由于注重学习时空的预设,注重“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真正表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提出一些精彩的、富有个性化的问题。但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在调控和处理时,或越俎代庖,或放任自流,或浅尝辄止,由此衍生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一、不会提问还是不会引导
  
  案例<一>:加和减(一)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
  出示情境图:大客车45座,中巴车30座,小轿车3座。
  师:看了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大客车座位最多。
  生2:小轿车座位最少。
  生3:大客车的座位比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的座位还要多。
  生4: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很是着急):你们想不想知道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生(很是不情愿地):想! 课后教师一味地抱怨学生不会提问。
  分析与思考: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在出示情境图后,只知道放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体验去提出问题,却往往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应该干什么。当看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理想或不到位时,自己便匆匆上阵,以学生不会提问为由,“帮助”学生提出问题,用自己的方式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这样“放”的无序,“收”的牵强,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不确定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虽不能确定,但是可以预测,可以引导,因为学生的问题中蕴涵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便可适时地进行引导与调控。案例<一>中如果及时引导,让学生去转述或解释自己的想法,完全可以提取出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如让生,解释自己的问题:你怎么知道大客车的座位比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的座位还要多?从而引出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当然也可以让生4转述自己的问题: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引起大家的思考,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先求什么”中,帮助学生构建“大客车和中巴车共有多少个座位”、“中巴车和小轿车共有多少个座位”、“大客车和小轿车共有多少个座位”等几个问题情境。可见,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在数学化的过程中提取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学会如何提出问题。
  
  二、谁的问题好
  
  案例<二>:退位减(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
  出示情境图:我国参加 2000年奥运会的男运动员有 108名,女运动员有202名。
  师:根据隋境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想知道,我国运动员人数是不是最多的?
  (教师用眼瞪了他一下, 表情很冷淡。)
  生2:我国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教师表情有所缓和,点了点头。)
  生3: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少多少名?
  (教师露出了笑容,因为这是教材上要研究的问题。)
  师:很好!
  案例<三>:加和减(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
  出示情境图:一班植树43棵,二班植树31棵。
  师:看了这幅情境图,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1:一班和二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师:很好!
  生2:一班比二班多植多少棵?
  师:很好!
  生3:二班比一班少植多少棵树?
  师:很好!
  师4:二班再植多少棵树,就和一班同样多?
  师:很了不起!
  分析与思考:对学生而言,能发现并提出一个问题,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勇气的展现,作为教师应及时肯定和赞扬他们的思维成果,保护他们提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不能对学生的问题厚此薄彼,对那些和自己想要的或教材上一致的问题大力。赞扬,而对不一致的就给以漠视或冷落。像案例<二>中,我们从教师的表情就能读懂他内心的价值取向,如此做法,肯定会在学生心里形成很大的“反差”,长此以往,将会造成部分学生在提问之前产生一些顾虑:“我提的这个问题,老师会满意吗?”、“我的问题是老师希望的吗?”……

  www.jiaoxue51.com 从而使学生学会察言观色,揣摩教师的心思,不知不觉间泯灭了他们提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肯定学生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学生问题“好坏”(有无价值或价值多少)的直接裁定者。事实上,对学生而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最好的,而如果我们教师再直接去评价,就像案例<三>那样,一味地“很好”、“很了不起”,势必再次加深了学生的认识,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倾听别人或接受别人的问题,自然无法对数学信息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不利于他们处理加工信息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发挥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把个体的问题转化为班内共同的资源,让学生有机会倾听、思考,并走进别人的问题,丰富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的生成,促进他们提出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问题解决还是不解决
  
  案例<四>:加和减(二)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
  出示情境图:小明有9张画片,小红有6张画片,小林有 24张画片。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生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生2:小红和小林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生3:小明和小林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生4:小明、小红和小林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生2、生3提出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接着进行练习教科书“试一试”:8+42、 5+39。
  不料生:提出问题:老师,我提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呢?
  师:……
  分析与思考:教学中,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能积极思考,参与到问题生成的过程中来。为此,开放了教学时空,不断鼓励学生从多个方向去观察、审视信息,不断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论其正确与否。在这种良好生态环境中真正激活了学生思维,生成了很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中有的是预设生成的,也有的是非预设生成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非预设生成的,在解决时,由于时间、内容等限制,很多教师大多“以善小而不为”,忽视了它们的存在。其实,对这些“精彩”的非预设生成品,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真爱,能解决的我们应引导他们解决,暂时还不能解决的可以存入“问题银行”,以后再解决。而不能像案例<四>中那样,教师只顾自己想要的问题,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不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以致在生4的质疑中,教师尴尬地无言以对。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他们的劳动,在解决问题中,同样要给他们一个说法,有始有终才能有花有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但面对着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的许多做法又似乎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过”不行,“不及”不行,惟有不断反思我们的行为,克服一些极端或片面的做法,在这种对立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在平衡中发展、深化。


希望“学生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哦,记得收藏本站。
联系方式 | 收藏本站| 教学文章 | 试题课件下载 | 范文中心 | 作文网 | 在线阅读 | 名言语录 | 网站地图 | 热门专题
Copyright (C) jiaoxue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学美术课件,ppt课件免费下载,主题班会课件,说课课件,课件素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